【录】叫卖声鸽哨声打枣声史家胡同博物馆把声音留住

  八年前,史家胡同博物馆邀请秦思源做一个声音项目mdash;mdash;胡同声音,这也是秦思源改行做声音艺术的开端。

  通州宋庄一间录音棚里,秦思源请尚扬老师录制一段乎失传的湖北号子。秦思源不只记录胡同的声音,也记录各种逐渐消失的唱腔,收集在他的声音艺术博物馆。

  秦思源说老北京秋天的声音由扫落叶的声音由远及的叫卖声鸽哨声等混合而成。如今,落叶还有,叫卖声鸽哨声没了。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胡同声音展室里,观众可以听到老北京的声音,那些已经和正在消失的吆喝叫卖响器鸽哨声。

  秦思源游走在胡同里,记录各种声音。纯正的京腔让他跟百姓们交流起相当方便。

  秦思源在屋顶录制胡同里的声音。在他看,声音艺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

  史家胡同博物馆里,有一个不足6方米的展室mdash;mdash;胡同声音。这里没有展品,只有一个多媒体互动装置,触摸屏幕,屋顶的音箱里就会传遥远的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消失的声音。

  爸爸是英人,妈妈是人。1971年出生的秦思源在两间游走,32岁才回北京定居,身份是一位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

  2013年,史家胡同博物馆邀请秦思源做一个声音项目mdash;mdash;胡同声音。什么最能代表胡同的声音呢?是老北京的声音,是那些已经和正在消失的吆喝叫卖响器鸽哨声。当秦思源逐个去收集这些声音时,他惊讶地发现,从没有人做过这件事!从没有人单独录制过这些声音!1979年,8岁的秦思源第一次北京生活,一住四年。儿时记忆里生机勃勃的市井生活画面被唤醒,秦思源找各种各样的人帮他还原老北京不同的声音。

  采集的声音要lsquo;干净rsquo;比如鸽哨声,就不能在钟鼓楼附的胡同里录制,因为里面会混进去汽车声摩托车声公交车到站的声音等。所以我在京郊农村找到一个地方录制,这种干净的声音可以用到不同年代的各种声音场景去。秦思源说。

  胡同声音会找到秦思源,是因为2005年他曾策划过一个跟声音有关的艺术活动mdash;mdash;都市发声。其一个是通过广播电台的互动节目,征集观众最喜欢的北京的声音,再由艺术家选择几个录制后做成CD。秦思源说。

  当时征集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声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听众说他喜欢打枣的声音。竹竿击打在枣树枝干上,枣掉在房顶上,再从房顶滚落到脸盆里。一想到这个声音,一幅画面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个人的情感记忆被唤醒。秦思源说那次创作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热烈反响,也在秦思源心里种下了声音艺术的种子。声音是一种美妙而常常被忽略的文化记忆。秦思源说。

  2017年,秦思源再度捡起声音项目,专门收集正在消失的声音。比如叫卖声,虽然有很多人会表演,但秦思源希望见到真正靠叫卖为生的人,于是,他辗转找到了90多岁高龄的杨德山老人,他曾是真正走街串巷的商贩。通过录制他的叫卖声,秦思源对这种游商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声音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听那些消失了的声音能唤醒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对声音的记录也是对文明的记录。秦思源认为。

  如今,秦思源已将他的艺术创作聚焦到声音艺术上。在宋庄,他策划了一个建筑面积6000多方米的声音艺术博物馆,将于2022年5月开馆,它将带领更多人走进声音艺术,了解声音文化。

  原标题把声音留住

  源北京晚报 记者 于丽爽 文 白继开 摄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